您当前的位置 : 人文

漫谈越剧

2021/12/03 14:07

来源:新昌新闻网

  尹桂芳大剧院落成之时,我有幸连续看了三夜戏文:第一夜是新昌调腔剧团的拿手好戏《闹九江》;第二夜是“赵氏工坊”的尹派越剧演唱会;第三夜是浙江小百花越剧院的《五女拜寿》。这样连续看三夜以上戏文的时日已经是几十年没有过了,不由得想起文化大革命(1965年)以前的情景:其时的剧团真可谓是遍地开花,比比皆是,几乎每个村子都有剧团,叫“农村剧团”,大多唱“越剧”,也有唱“绍剧”和“乱弹”的。每当农闲,或是逢年过节,村村堡堡总要请些戏班子来做戏文,农村剧团随叫随到,请县剧团也不难,省剧团里的大牌名星如姚水娟、李艳芳等也会偶尔来农村现身。有一年,我们村从正月初一开始一连做了十一夜戏文,外加每天一个日场,一共二十多场,还有人嫌不够。做戏文是农村的传统娱乐,乡下人爱看戏文,也爱做戏文,我就是自小在“戏场子”里泡大的,因而特别喜欢看戏文,尤其喜欢看越剧戏文。

  有人说越剧戏文没看头,尽是些老生常谈“私订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的东西。这话没错,古装越剧戏文的内容大多是“公子落难,寒窗苦读,红颜相伴,金榜题名,苦尽甘来,花好月圆”。然而,要知道所有这些都是发生在封建社会里的,那是怎样的一个社会?贪官污吏草菅人命,地主老财仗势欺人,男尊女卑,三纲五常,人心扭曲,道德沦丧。在“学而优则仕”的科举制度里,穷人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只有一条路“读书当官”, 然而,要走出这条路又谈何容易?“堂堂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穷人想要“读书当官”可谓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别看戏文里原本是“一身青衣,十年寒窗”,进京一试,就“状元及第,帽插宫花”了,其实,这也只是人们的美好愿望而已。越剧戏文具有劝学、励志的积极作用,“落难公子中状元”就是体现热血男儿为自己的理想抱负努力奋斗的意志和毅力,“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边苦作舟”,这是真理。在封建社会里,青年男女的爱情更是要遭到重重束缚,他们不能像现代青年男女那样自由恋爱,只能通过“私订终身后花园”的形式来实现自己的爱情愿望,不然,就会红颜薄命、痴男夭折,比如:林黛玉“焚稿”香消玉殒,敫桂英“情探”鬼魂索命,梁山伯与祝英台泪洒楼台、死后化蝶……惟其如此,“私订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不仅是对封建婚姻制度的有力抨击,也是对男女青年追求自由幸福的热情歌颂,这就是越剧的主旋律,不是“糟粕”,而是“精华”。越剧戏文不仅具有思想内容上的积极意义,还具有别的剧种无与伦比的艺术特点:“细腻”和“传神”,《梁山伯与祝英台》里的“十八相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情窦初开的祝英台使出浑身解数,比这比那,旁敲侧击,一路挑逗引发梁山伯:喜鹊成对,鸳鸯配双,井中人影分男女,观音堂前好拜堂……而梁山伯始终是泥塑木雕,做了“呆头鹅”,但当他得知祝英台是女扮男装一路暗示春意、吐露芳心之后,顿然大悟,喜出望外,一路狂奔,“回十八”,触景生情,睹物思人,又羞又愧,自怨自艾,恨不得插翅飞到祝家庄……细腻传神,出神入化,更让人在“楼台会”中感到风云突变,天塌地陷……

  我们新昌是越剧之乡,名家辈出:“越剧十姐妹”之一、“尹派”鼻祖尹桂芳,“王派”传人、梅花奖得主舒锦霞,后起之秀、梅花奖得主蔡浙飞等都蜚声剧坛,享誉海外,想当年,我们新昌的越剧团也是响当当、呱呱叫的,“小生”角色蒋雪琴和“花旦”角色陈明明都做唱俱佳,有口皆碑。如今,康乐广场的“大剧院”又落成,且以越剧大师“尹桂芳”命名,足见新昌人民传承和发扬光大百年越剧的意志和决心,深信越剧的绚丽之花又将绽放在新昌的文艺大舞台上。


作者:石旭东编辑:张春毅

版权申明

凡新昌新闻网发布的稿件,均为新昌县融媒体中心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昌新闻网"。联系电话:0575-86032180
  • 我爱新昌APP

    我爱新昌APP

  • 我爱新昌微信公众号

    我爱新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