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人文

东岇山考

2022/02/10 09:11

来源:新昌新闻网

  《成化新昌县志》卷三《山川》: 

  东岇山,俗名远望尖。在县东六十里,高八百余丈,围五十里。其山脉自天姥关岭南入天台,为石桥山复由石板盘礴百数十里,而入本县善政乡。 

  清闻性道《东岇志略》卷一《图经》:“东岇山,一名远望尖。在浙江绍兴府新昌县东四十里。其高以丈计者五十里,周围为里凡四十,脉自菩提峰来。”两志成书年代不一,所载东岇山道里、高度、范围亦存迥异。因古时测绘技术所限,故记述道里方位只求概况。案,《嘉泰会稽志》《万历绍兴府志》载“东岇山条”同《东岇志略》。又两志载东岇山脉一自关岭,一自菩提峰,溯其主山属括苍山,为天台山支脉。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九六《江南道八·越州》:“沃洲山,在县东七十二里。”《成化新昌县志》卷三《山川》:“沃洲山,在县东三十五里,高五百余丈,围十里。”案,《成化新昌县志》卷三《山川》、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九三《浙江四·绍兴府》“沃洲山”条同此。东岇山与沃洲山皆位于新昌县东三十五里至六十里范围。案,顾祖禹所记“七十二里”应属泛指。大概在东西晋这一区域称之“东岇山”,南朝梁始以此山其中之一域称之“沃洲”;唐以降则多沿后者之名。原因详后申论。 

  东岇山之闻名于世,与晋宋社会与宗教存莫大关系。兹就梁慧皎《高僧传》所叙竺法潜、支遁,于此山之行事按时间次第列于如下。 

  《高僧传》卷四《义解一·晋剡东仰山竺法潜》: 

  中宗肃祖昇遐,王庾又薨,(竺潜)乃隐迹剡山,以避当世……潜虽复还东西,而素怀不乐,乃启还剡之仰山,遂其先志。于是逍遥林阜,以毕余年。支遁遣使求买仰山之侧沃洲小岭,欲为幽栖之处……时仰山复有竺法友,志业强正,博通众典,尝从深受阿毘昙,一宿便诵。 

  同书同卷《义解一·晋剡沃洲山支遁》: 

  (支)遁尝在白马寺与刘系之等谈庄子《逍遥篇》……后还吴,立支山寺,晚欲入剡……后遁既还剡,经由于郡,王(羲之)故诣遁……遁乃作《逍遥游》数千言,王遂披衿解带,流连不能已。仍请住灵嘉寺……俄又投迹剡山,于沃洲小岭立寺行道,僧众百余,常随禀学。 

  检《东岇志略》卷二《沿建》:“西晋(年阙),西天竺罗汉僧白道猷就会稽郡剡县东岇山沃洲并建精舍。”宋高似孙《剡录》卷三《高僧》:“白道猷,罗汉僧,来自西天竺,居沃洲山。”东岇山由西晋白道猷开山。东晋元帝、明帝时,琅邪王氏家族的权力达到顶峰。南方佛教最初之兴盛,与当时王导、王敦的专权有密切关系。他们对公元四世纪南方佛教集团给予了大量的捐助。譬如,他们家族当中出现过很多居士,尤其是上及之竺法潜,字法深,乃王敦之弟,年十八出家,事中州刘元真。建武太宁中,他到达建康(今南京),受到明帝的极高礼遇,时人谓之“方外之士”。后来竺法潜做了简文帝的座上宾,刘惔问他:“道人何以游朱门?”答曰:“君自见其朱门,贫道如游蓬户。”可见其地位之高。自东晋太宁二年(324)后,王导地位逐渐为庾亮取代,然他也是南方佛教的支持者。庾亮死,朝廷权力由庾冰、庾翼掌管。成帝时,庾冰开始控制朝纲,以僧团主张“不拜王”(地位之争)因由,制定反对僧伽权力的措施。在此期间,佛教在士大夫圈内活动的中心转移到了会稽地区,竺法潜遂携大批追随者远走地方,进入东岇山。继之支遁,字道林,本姓关氏,陈留人,或云林虑人,二十五出家,驻锡沃洲小岭。推想南方佛教集团名僧避难剡东(今新昌)原因盖有几:一,最早开发东岇山者白道猷,他作有《招道壹归隐沃洲》诗:“连峰数十里,修竹带平津。云过远山翳,风至梗荒楱。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闲步践山径,处处见遗薪。”称溪山奇羡。案,石杏荪《沃洲山志》卷上《灯传》:“竺道壹法师……时帛(白)道猷栖剡东岇山之沃洲,夙与壹善,招以书及诗。(诗)载《道猷传》。壹乃适沃洲,从情溪壑,同咏同参。”时白道猷、竺道壹已于东岇山立寺行道。然检《高僧传》卷五《义解二·晋吴虎丘山东山寺竺道壹》:“竺道壹,姓陆,吴人也……时若耶山有帛(白)道猷者……与道壹经有讲筵之遇……后与壹书云……壹既得书,有契心抱,乃东适耶溪,与道猷相会,定于林下。”两书所叙为同一行事,可地域有别,疑《沃洲山志》辑《竺道壹传》必有疏误。二,西晋亡后,北方士族即所谓“过江名士”,播迁南地,广占山泽。因建康本为孙吴旧都,吴人之潜在势力甚大,又人口繁庶,若于此殖产兴利,则必招致吴人之仇恨。唯渡过钱塘江,至吴人士族力量较弱的会稽郡,为经济之发展。然会稽郡城山阴附近土地肥沃,已被当时大族如虞、魏、孔、贺所占。《宋书》卷五四《孔灵符传》:“山阴县土境褊狭,民多田少。”倘北来士族再插足其间,定然导致经济矛盾之激化。竺法潜虽入沙门,但其身份却是东晋一朝之上等士族。由于他与东晋初期王权关系密切,受之袒护,自会稽郡继而东进,向山林川泽发展,占据人迹罕至,颇为荒芜的东岇山。从后之支遁求买“沃洲小岭”,抑可证晋宋士族大肆占山买地之风气。三,从公元三世纪至四世纪末,南方屡见叛乱,剡县(今嵊州、新昌)相对安定,可视为“桃花源”中避世之地。《晋书》卷八○《王羲之传》载《与谢安书》:“比当与安石东游山海,并行田,视地利,颐养闲暇。”王羲之于剡获取土地。王家为佛教的大施主和保护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居于同一地域,便于交游。案,今传王羲之尺牍,佛典用语迭见,乃知右军非专事天师道,亦为喜诵佛经之信徒。职是之故,东晋于成帝一朝佛教在京都销声匿迹,反而兴盛于地方之一隅之因缘。 

  按严耕望《魏晋南北朝佛教地理稿》第四章《东晋南北朝高僧之地理分布》所作“《高僧传》东晋时代高僧标目地统计表”,列会稽郡为10位,其中剡县为6位;“《高僧传》东晋时代高僧游锡地”,列会稽郡为17位,剡县为8位(其中石城山3位)。严氏指出,“剡中佛事甚盛”,并引《水经注》卷四○《渐江水》注云: 

  浙江又北径山阴县西……又浦阳江北径剡县(今嵊县)东,又东北径始宁县(今上虞县西南五十里)南之嶀山,又东东北径太康湖,“谢玄田居所在……山中有三精舍……足为避地之乡矣。”此并会稽佛寺之近水道者。 

  前揭《高僧传》所谓支遁于“沃洲小岭”立寺。沃洲之名,出自沃水。《尔雅》:“沃泉县(悬)出。县(悬)出,下出也。从上溜下……水中可居者曰洲。”《读史方舆纪要》谓沃洲“下绕大溪”。沃水属东岇山水支流。依《东岇志略》卷一《图经》:“岇水之北涧,出吕家溪,外有潭,曰岸椿……岇水又西北从雷成阬而来,汇于狮子岩。”又《成化新昌县志》卷三《山川》:“东溪,在县一里,其源东南来自天台石梁瀑水。”《民国新昌县志》卷二《山川》:“新邑分大溪,县治之水发源天台石梁。经县治东,旧名东溪,居新邑之中。”溯岇水之源,一发于天台石梁之瀑水,一发于此山之泉流。譬如,此域有岩穴,上挂一瀑长年流注,曰水帘洞。案,远望尖俗称“水帘尖”,得名于此。诸流汇入东溪,成“县治水之”,即今之新昌江。东溪与发源东阳之澄潭江注入剡溪。水出剡县西南,北流入上虞界为曹娥江,经山阴西,再汇入钱塘江。东晋时期,从建康至会稽最便当的交通线即是水路,由都城出发达京口,经曲阿(今丹阳)、晋陵(今常州)至吴郡,然后渡过钱塘江直抵会稽。越人风俗乃“以舟楫为车马”。诸如唐朱放《剡山夜月》诗:“月在沃洲山上,人归剡县溪边。漠漠黄花覆水,时时白鹭惊船。”宋姚祐《游沃洲》诗:“欲对仙源问消息,直溪一道向西流。”及后世董荆《题沃洲遗翰记》诗:“泛舟东来古剡县,舍櫂朝入桃花溪。”“桃花溪”指从岇水流入“东溪”之上源。此可与晋宋士人往还东岇山与会稽郡之间的交通线,即水路相印证。案,《世说新语》卷下之上《任诞第二十三》载王徽之“雪夜访戴”事,其航线亦从郡城东到曹娥江,再至剡溪。抑亦可作为严氏“会稽佛寺之近水道者”之旁证。 

  关于《高僧传》载支遁求买东岇山“沃洲小岭”为居地,材料出《世说新语》卷下之下《排调第二十五》: 

  支道林因人就深公买印山。深公答曰:“未闻巢、由买山而隐。”《高逸沙门传》曰:“遁得深公之言,惭恧而已。” 

  鄙昔撰《支遁入剡考》,系支遁买山事于东晋建元元年(343)之后,并一直居于永和七年(351)、八年(352)。为避行文拖沓,此不复及。然则支遁求买的“沃洲小岭”,据《沃洲山志》卷下《名胜》:“支遁岭,真觉寺右数十步,有岭。为高僧支遁所筑,因名支遁岭。”此属附会。“沃洲小岭”之“岭”,当不作“山道”解,其含义为相连之山。《文选》卷一一辑孙绰《游天台山赋》:“或倒景于重溟,或匿峰于千岭。”李周翰注:“直上孤立曰峰,平高而长曰岭。”宋韩拙《山水纯全集·论山》:“洪谷子云,尖曰峰,平曰顶,圆曰峦,相连曰岭。”故此“岭”,实与宋苏轼《题西林寺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之“岭”同义。支遁居“沃洲小岭”与竺道潜彼此相知甚深,后来他致书“高丽道人”,赞赏竺道潜“体德贞峙,道俗纶综”“维持法纲,内外具胆”;又谓两者同在“剡县之仰山,率合同游,论道说义,高栖皓然,遐迩有咏”。行文至此,兹以东岇山与沃洲山之关系略作简叙。东岇山乃东晋固有之名称。考刘义庆《世说新语》成书时间在南朝宋元嘉十六年(439)至十七年(440)。慧皎《高僧传》载支遁“沃洲小岭”,为文献所涉“沃洲”两字最早之见,从他编著卷目标题,署竺法潜为“晋剡东仰山”,而署支遁为“晋剡沃洲山”,及支遁于东岇山求买“沃洲小岭”揣摩,沃洲山实为东岇山区域之山。慧皎,未详氏族,会稽上虞人。学通内外,博训经书。梁去晋未远,又其著此书时居嘉祥寺(会稽),其对剡东山川地域必有过稽查。故他撰《高僧传》之标题,即把“东岇山”与“沃洲山”分列,究其理由盖出于此。由于支遁的声名,“东岇山”渐被沃洲山所掩。尤其是到了唐太和二年(826),有白寂然访天台而至此山,经营禅院,感曩时人文之盛,辄邀诗人白居易为之撰文。太和六年(632),白氏成《沃洲山禅院记》,沃洲山声名鹊起,响于寰内。案,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二○《洞天福地》记沃洲山为第十五福地。唐刘长卿《送方外上人》诗:“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唐以降,“沃洲山”替代东岇山,实一山而具两名,如宋编纂《嘉泰会稽志》等记叙新昌山川始就“东岇山”“沃洲山”分而述之。 

  然则“沃洲小岭”,因年岁既久,记叙阙失,具体之域已不可得,但支遁于东岇山所传迹象在文献中凡举有几。诸如:放鹤峰,《世说新语》卷上之上《言语第二》:“支公好鹤,住剡东岇山。”《成化新昌县志》卷三《山川》:“放鹤峰,在县东沃洲山,高五十余丈,围五里,世传支遁放鹤于此。”养马坡,《世说新语》卷上之上《言语第二》:“支道林常养数匹马。或言:‘道人畜马不韵。’支曰:‘贫道重其神骏。’”《建康实录》卷八引《许玄度传》:“遁字道林,常隐剡东山。不避人事,好养鹰马,而不乘放。”《沃洲山志》卷下《古迹》:“养马坡,坡在真觉寺右数十步。”唐皎然《支公诗》:“支公养马复养鹤,率性无机多脱略。”支遁放鹤养马,虽是事实,可文献所谓与之相关古迹,多为后人所造。案,《建康实录》谓之“剡东山”,指剡东岇山。《世说新语》《高僧传》所述此山多见异名,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于“支遁买山”条引程炎震云:“印山当作岇山,见《德行·言语篇》注。《高僧传·四》亦作岇山。《音义》云:‘吾浪切,山名,在越剡县。’”仰山、印山,皆为“岇山”,属“鱼亥”之误。岇山乃东岇山之略称。 


作者:梁少膺编辑:张春毅

版权申明

凡新昌新闻网发布的稿件,均为新昌县融媒体中心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昌新闻网"。联系电话:0575-86032180
  • 我爱新昌APP

    我爱新昌APP

  • 我爱新昌微信公众号

    我爱新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