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人文

缘在央于 (连载)

2022/07/06 09:04

来源:

  去惆怅溪品桥  

  “惆怅溪头就此别,碧山明月闭苍苔。”惆怅溪因刘阮遇仙闻名遐迩,而惆怅溪上的桥因传奇古秀更引得众多世人品赏咏叹。

  惆怅溪位于班竹山、刘门山和眉黛山之间,因二侧山势陡峭,古时常发洪水,严重阻碍两岸村民的交往。在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前,就有不少名人贤士集资捐款,建了众多的桥樑,后屡毁屡建,其中以石鸭桥、司马悔桥、丁公桥、迎仙桥最具品味,俗称“惆怅四桥”。

  顺惆怅溪溯流而上,在央于古村南300米即遇惆怅溪门户桥——石鸭桥,村民又称之“惆怅一桥”。据传,此桥原为板桥,现桥为民国初年央于村民张圣清倡议建造。桥全长23米,高6米,气势宏恢,横跨惆怅溪东西两岸。构造别致,二端呈喇叭状敞开,桥栏方、圆相间,桥面由混凝土和卵石灌浇。为新昌境内第一座圆弧拱单孔钢筋砼拱桥,民国史迹代表性建筑。往昔,桥下游有一水礁,是附近村民舂米、磨粉、捣年糕的去处。桥西头有一高大挺拔古朴苍翠的溪概树。当皎洁的月光洒向大地,静肃的古树,耸挺的石鸭桥和喧闹的水礁交辉相映,恰如一幅江南夜景图。如人立桥上,任微风拂熙,俯看惆怅溪中累累卵石,眺望近在咫尺彩虹般的央于渡槽,观赏百亩苗圃各式植绿,让思绪回到“归帆拂天姥”,踏歌问惆怅的隧道时光,你顿会心旷神怡,诗意盎然。

  迎仙桥,处于惆怅溪中游桃树坞村。传说建桥处为刘阮当年遇仙地,故名为迎仙桥。当地村人有称为奶婆桥,说在南宋时,邑妇用乳济换钱所建。根据迎仙桥桥券脸所镌行书、民国《新昌县志》和《南洲丁氏宗谱》所载,先是庚子(1780年)秋霖,员生吕基绪捐资建以木桥,后丁天松家族偕吕君之子捐资于甲辰(1784年)建成,清道光(1844年)进行重建。桥全长32余米,高8米,宽4米,呈椭圆形拱抛物线,系单孔悬链线型干砌石拱桥,为同类桥梁中建造较早者,1997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漫步桥上,不仅为古人巧夺天工的杰作叹为观止,听着轻柔的风语和桥下湍湍流水声,又恰似青年刘晨、阮肇与二仙女喃喃私语和遇仙不归时声声叹息,浪漫、梦幻,羡慕又惋惜。

  溯至丁公桥村,其村东下侧亦有一单孔石拱桥,称丁公桥。相传亦属丁天松倡导建造。显然村名和桥名均为纪念这位造桥名人而命。

  至惆怅溪班竹村口,又遇由天然石块垒砌而成的单孔石拱桥,即司马悔桥。此桥或始建于东晋,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吕发春捐资重建。桥长23米,高8余米,宽5米余,桥面铺以卵石,桥上藤蔓缠绕,青苔遍生,四周古木参天,风景秀丽。相传晋宣帝司马懿之弟司马馗之后唐道教上清派第十二代宗师司马承祯修道于天台桐柏山白云观,开元十五年(727年)因唐主征召远赴长安,到此大悔落马而返,故名司马悔桥。又因到此文官须落轿,武官须下马,云“落马桥”。现桥北亦建有纪念司马承祯的司马悔庙。对此,清诗人袁枚曾诗云:“到此方才悔念深,我来桥上笑先生,山人一自山居后,梦里为官醒尚惊。”其实,司马承祯豁达宽朗,宁静致远的人生理念才是值得赞颂的,也为后人所效仿,不是吗!“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素愿悲芳草,清风愿竹林”,平凡淡定,返璞归真才是人生的最后归途。

  ……

  惆怅溪的桥,犹如一坛陈年的绍兴加饭酒,醇香四溢,浅酌细品,回味无穷。

  悠悠古井

  少小离家,琐事朦胧。惟家乡的那口古井还是那样清晰,情有独钟。

  古井位于村中央,呈圆桶状,井栏高约半米,留有无数绳痕,井边原有偌大的几口水槽和平坦光滑的洗衣石板。俯瞰井中,深不可测,清澈的井水倒映着湛蓝的天空和棉絮似的朵朵白云,鹅卵石砌成的井壁挂满了串串藤蔓和青苔。水沿植绿而下,不时发出悉嗦叮咚的声响,犹如水之心语,余音袅袅,倒也抚得心安神宁。据村中老人们回忆,此井与村同龄,由此推理,也约有近千年的井龄了。

  古井是幸福泉。它一年四季,泊泊流淌,源源不绝的甘泉犹如母亲的乳汁无私滋养着一方村民。寒冬,井口罩着厚厚的白雾,温暖的井水引得无数村民纷至沓来,洗衣的,捣被的,也有凑热闹的,人们一边劳作,一边相互问候着,家长里短、儿女情长,其乐融融。暑日里,井水又清凉无比,常见众多村民把西瓜吊入井中浸泡一时间,再大块咬一口清凉甜蜜的西瓜,在爽朗的笑声中,一天的劳累顿会烟消云散。另有一些村民善用井水和“碰乓”(木莲)制成果浆,掺入薄荷食糖少许,俗称“食花”,视之晶莹剔透,馋涎欲滴,呡一口沁人心脾。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也算得上一味心灵鸡汤呢!

  往深邃的古井中提水也算得上一门技术活。儿时我常望井兴叹,任凭折腾,多是空桶来回,呆在井边且一脸茫然。后经大人反复指点,勉强才提水半桶。然而老人们却说:小侬,提水如做人,不要做提半桶水的人啊!幼时不解其意。其实,人生不就是要坚持、专注、谦逊、博学……么?

  ……

  记得一句经典:吃水不忘掘井人。不忘古井,古井给了村民生活的愉悦和启迪,但更应感恩古井挖掘人。请暂且放缓忙碌的生活节奏,去追寻那些当年掘井先辈的背影,永远的缅怀他们,铭记住他们。由此洐生感恩,应感恩所有帮助甚至为难过你的人。做人,当如此!

  小石佛怀古

  出央于西南约一公里处,便有小石佛。自南朝永嘉太守谢灵运伐木开径“谢公道”,小石佛就成了下吴越、上温台的必经路段,且因李白、杜甫及数百余位诗人在此游憩吟诗,小石佛又蔚然成了浙东诗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小石佛历史悠远,有“先有小石佛,再有大佛寺”之说。传古时剡溪在流经央于向西北拐弯处有一巨石,途经船筏常逢洪水于处触撞而毁。高僧佑闻之立愿在此雕琢佛像以佑众人。此年,佑来巨石不远处(现小石佛境区)搭茅棚为庐,并精心雕刻了一尊小弥勒佛石像,欲以此为模在巨石雕一大佛。后因巨石风化难以成型,佑受佛点化至石城山开山凿佛,才有了“三生圣迹”的大佛寺,小石佛亦因此成名。

  至唐,小石佛已久负盛名。 据《南明吴氏宗谱》和翰林院大学士李仿所撰《始祖武功大夫墓志铭》载,晚唐诗人吴融偕其长子吴濬曾在小石佛隐居避乱。吴融越之山阴人,唐龙纪初年进士,后翰林学士升丞旨,加赠太保太傅户部尚书。时年,他或随诗友进剡到“无邻无里不成村,水曲云重掩石门”的小石佛,遂携子在此开枝散叶,成为新昌吴氏始祖。“傍岩依树结檐楹,夏物萧疏景更清。滩响忽高何处雨, 松阴自转远山晴。见多邻犬遥相认,来惯幽禽近不惊。争得便夸饶胜事,九衢尘里免劳生。”诗人一首《山居书怀》,景情交融,便是他隐居幽地超尘脱凡、淡泊悠闲的真实写照。吴濬聪明天授,才学兼优,登后唐同光甲申(924年)进士,吴越国钱肃王赐名元之,官至吴越枢密使。吴越归宋,吴濬不事二帝,以小石佛为家,养道自乐,以终天年,并建祠栖雾桥傍,为新昌南明吴氏始迁祖。

  宋至明代,小石佛建有小石佛教寺,传有释氏教化风俗居此。日本僧人成寻阇梨(1011年-1081年)在《参天台山·五台山记》中载:宋宁熙五年(1072年)赴天台山国清寺做佛事。五月十一日,“从嵊县出发,经新昌县城,夜宿王婆亭。”“十二日辛卯,天晴。卯时出发,过十五里,辰三点至县仙桂乡,亦有石阿弥陀佛堂,寿昌寺僧正明知师弟子行者【姓李】建立。行童出来敬茶,而依器秽,不吃。过十五里,约午时至天姥。”后人简称之“小石佛寺”,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称教寺。

  从明至清,小石佛设驿铺,为明清两代新昌境内九铺(三溪、市西、柘溪、小石佛、赤土、班竹、会墅、冷水、关岭)之一。有坐北朝南堂屋三间,两旁有厢房,厢房与路廊相接,成四合院建筑群,院中筑小亭,建筑群四周围有木栅栏。并置有铺兵。

  清康熙年间,山阴籍人富明宇赘居新昌,置有田产,在小石佛建造“普济庵”一所,并将自置田地、山场一十余亩捐入庵内,招僧住持,施设长茶以济行人。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四月,其后裔富灏、富堂、富圻继祖志,重整庵宇,延僧接住。民国十四年(1925年),陈君根世,徐氏和仙,盛君德和去洋四百余元集资修庵屋、建佛像、供茶水。民国十六年(1927年)夏毁于火灾,陈盛两君又邀陈君士根、潘君小风增、张君土根等捐资重建,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秋建成,取名“普济茶亭”。

  历经沧桑,小石佛仍屹立风尘。现建筑占地千余平方,其中五开间路廊,东西二侧石库门完好依旧,檐枋有浮雕草龙、蝙蝠等吉祥物,近300米谢公道穿堂而过。路廊北山墙立有石碑五方:嘉庆二十三年《普济庵碑记》《重建普济庵茶亭碑》,民国十九年《普济茶山碑记》,民国二十二年《续碑记》,民国三十七年《捐助茶田碑记》。南山墙侧建有石弥勒佛堂,佛像坐南朝北,案前香火缭绕。路廊东北有二幢五间平房,前为百余平方的庭院,院中一古井,井水清澈甘咧,施茶遗风尚存。二00九年,小石佛和其中谢公道分别被列为新昌县和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清晨,雾霭中的小石佛遗世独立,静谧如斯。然待霞光普洒,却又似那千年的明珠,活泼灵动,熠熠生辉。谢公道上累累卵石依稀刻录着昔日茶马驿道人头攒动、或息或饮的繁华景象,栖雾桥下潺潺溪水仿佛细诉着浙东诗路上谢灵运、李白、杜甫等四百多位诗人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一觞一咏的悠悠古韵。其后山田鸡岩春催杜鹃、秋酿红枫,周边田野或麦浪翻滚,或稻香四溢、清风明月、鸟语蛙鸣,“足以畅叙幽情,足以极视听之娱”,也足以让更多的后人去细细的品赏,慢慢的吟唱……


作者:陈丁宽编辑:张春毅

版权申明

凡新昌新闻网发布的稿件,均为新昌县融媒体中心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昌新闻网"。联系电话:0575-86032180
  • 我爱新昌APP

    我爱新昌APP

  • 我爱新昌微信公众号

    我爱新昌微信